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应妮)古代寒食节时人们吃冷食,扫墓祭祖,难道扫墓祭祖不是清明节的专属习俗?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的其实是山西兄弟?这些都可以从《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一书中找到答案。   事实上,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独有记忆;而节日诗词,则是是中国人的认知密码。   《...
  天上的圆月,不仅引导人们将中秋节过成一个团圆节,更为分离的人们提供一种隔空团圆的慰藉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月亮的传统,将夏历的月朔、月望日作为节日的标志时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特点。所以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节日,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送寒衣节等,其中尤以八月十五中秋节与月亮的关系最...
不能不知的八个历史真相。今天是9月18日。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这天晚上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经过长时间密谋和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以此为借口,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
人间草木,原本生长在遥远而清冷的山上。 《诗经》中的山,有崔嵬、高冈、南山、首阳等等,质朴而厚实。《楚辞》中的山,有椒丘、空桑、灵丘、九疑等等,柔和、朦胧而神秘,富有浓重的神话色彩。 文人们写山,不仅在于写景,更多的在直抒胸臆,借山寓情,借山明志。 南朝谢朓傍晚登上三山,遥望京师,看到&ldq...
那个著名的德国社会学者韦伯,有一个论断:“传统中国的官吏是非专业性的,是士大夫出任的官吏,是受过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们接受俸禄,但没有任何行政与法律的知识,只能舞文弄墨,诠释经典;他们不亲自治事,行政工作是掌握在幕僚(师爷、胥吏)之手。”我将韦伯的这句话发到微博上,询问网友...
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个人,都无法回避“我从哪里来”这一形而上问题。因为人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这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安身立命”。而“传统”对于我们说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传统保护着我们,画定着人性的圆周。在传统的浸淫之下,我 们面...
《人民日报》刊发了一些文学研究者、评论家和作家讨论“文学与人民的关系”的报道,其中严肃指出,“被热捧的‘帝王剧’‘宫廷戏’,以及泛滥成灾的‘才子佳人演义’,呈现出一派孱弱扭曲的文化病象。&rd...
《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出版有特殊意义。伟大复兴是以文化 复兴为灵魂的,这套丛书提供了了解中国的范本,也为中国精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3月26日,在《中国文化发展史》新书发布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认为,无论科技怎样迅猛发展,编辑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可改变。出版工作必须要耐得寂...
集体超负荷勤奋不正常 勤奋刻苦,一直都是传统美德之一,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莫不如一。特别是在启蒙教育上,教孩子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都是基本教育的内容之一。 传统社会中的启蒙教育,大多都由私人教育完成,这种教育之中,许许多多勤奋读书的人都被树立成学习的典范和榜样,比如胤恭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
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早期学术繁荣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儒、道、法等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明确排斥。儒家经典论著《论语》中 讲道:“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所为。”所以认为君子当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科学技术为“...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显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植于隐性的思维模式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得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原则。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广义而言,汉学不应该仅仅是对中国文字、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华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以国家实体形式延续下来的文明,因此,汉学是中国文化中治国理念、人伦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文明进程的载体。只有在广义定位的基础上,汉学才能真正发扬光大。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觉看,作为汉学基础的中华文明...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主要是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而深入中国社会、进而在...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 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
张载长期讲学的横渠书院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
最近,央视大型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被人们形容为传统文化大餐,强势刷屏! 近日,就连教育部长也为这档节目点了赞!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两会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央视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见面他就肯定了《经典咏流传》节目在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有五千余年的历史,祖先的智慧,灿烂的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都相继灭亡,唯独中华文明延传不衰,而且愈来愈对世界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炎黄子孙随著时间的发展,也愈来愈昌隆。原因何在?据学者研究,第一,我们的古圣先贤、列祖列宗是遵天道而序人伦,为我们创造了博大的文化...
《论语》在开篇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字作为整部《论语》的领起,可谓意味深远,说明“学”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关键。古人所学乃圣贤之道,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尊师则无法超凡入圣,修...